女兒已經進入青少年國中階段,幾乎每天12~13小時在學校。長時間久坐.使她在無意間養成圓肩駝背的體型,大量的書寫,使她脖子低到不能再低也慢慢形成頭前引的烏龜脖姿態。我常看著她小小的身影,肩膀微微前傾,背部彎曲,感到既心疼又焦慮。
我知道,這不僅僅是姿態的問題,長時間低頭、久坐,很容易造成駝背、低足弓,以及整體姿態偏差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看似小小的習慣,會在未來影響她的健康、氣質,甚至自信。
她年紀還小,未必清楚身形不佳會帶來長久性影響,更何況身材管理對女人尤其重要。

一開始,我帶著她從基本的姿態檢測。結果顯示,她的頭部略微前傾頸椎無力,背部有明顯彎曲,雙腳足弓偏低,骨盆微前傾。雖然她還很年輕,但這些姿態偏差若不改善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:
肌肉不平衡、容易痠痛
呼吸受限、耐力下降
注意力與專注力降低
更讓我在意的是,青少年正值大腦發育期,這些生活習慣可能潛在影響腦功能。研究指出,肌力訓練不只是身體的鍛鍊,還能刺激 BDNF(腦源性神經因子),促進大腦神經可塑性,有助學習與記憶能力。(多篇研究指出青少年肌力狀況和BDNF息息相關,如Effects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BDNF in Healthy Young Adults、Exercise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、Mechanisms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Brain-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)
於是,我決定幫她規劃一套 專為青少年設計的肌力訓練計畫,重點是「核心穩定 + 下肢支撐 + 姿態矯正」。
我們的訓練內容包括:
核心肌群:腹肌、背肌、臀腿肌群
下肢與足弓強化:簡單的單腳平衡、啞鈴動作
柔軟度拉伸:放鬆肩頸與背部,改善駝背
每週進行二次,每次約50分鐘。我常跟她說:「這不只是運動,更是讓你的身體和大腦一起成長。」
在訓練過程中,我注意到她開始懂得感受自己的身體:如何收緊核心、如何抬起胸膛、如何站得更穩。小小的改變,讓她自己也開始欣賞鏡子裡的自己。
大約兩個月後,我們拍了對比照片,變化非常明顯。


背部更挺直,駝背明顯改善



肩膀後拉,整體站姿自然自信
足弓支撐提升,走路姿態更穩健
更令人欣喜的是,她的精神氣色也變得更好,學習時更專注,連我都感受到她的氣場不同了。
這不只是姿態的改善,更像是一個小小的蛻變——身體與大腦同時獲得了力量。
看著她一步步變得挺拔、活力充沛,我更堅信:青少年的姿態矯正不能拖,肌力訓練不只是身體的投資,也是大腦發展的投資。
我希望更多家長能夠關注孩子的日常姿態,從生活習慣開始,陪孩子動起來——挺直背、收緊核心,不只是健康,更是對孩子自信與專注力的支持。
每天一點點改變,長久下來,就是最美的成長故事。

